于振芳,号玉鸣堂主人,1963年生于北京,为中国冰雪画派创始人于志学入室弟子、助理,中国冰雪画第二代新贵。
中国国家画院举行冰雪画派三十年作品展
瑞雪兆丰年,冰河入梦来。冰雪是纯洁、圣灵的象征,在中国千年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,但在绘画领域,却一直难以入画。中国画的审美要求墨韵生动,白纸画雪不用白粉,但墨是黑色的,如果墨都上不了,何来墨韵?
于振芳作品实物图
千年难题,直到于振芳的恩师于志学才彻底得到解决。于志学以矾水入墨,成功创立与“海上画派”、“岭南画派”并列的中国第七大画派——“冰雪画派”,而于振芳便是这冰雪画派的一颗实力新星。
于志学(右)携于振芳(左)在俄罗斯写
祖母败光家产 转拜名师学艺
于振芳,号玉鸣堂主人,1963年生于北京,祖上为清宫做事,家境殷实,最富有的时候曾拥有连片四合院。可惜后来祖母滥赌,输掉了家产,和鲁迅一样,于振芳幼年的日子陷入了困顿。为了谋生,父亲要求孩子们学一门手艺。
于振芳此时开始展露出他的文化天赋,他七岁拜在京城金石名家段大愚门下,研习金石篆刻,技艺飞涨。后来又跟随张云汉、赵嘉等老师学习山水、花鸟,临池不辍,打下了深厚的绘画基础。
于振芳作品 寒林清晓
直到遇见中国冰雪画派的创始人于志学,他被冰雪画派的“冷逸之美”所折服,经过多次拜访,得偿所愿,成为于志学的入室弟子,冰雪画得到于志学的赞扬,很快便成为于志学的助理,跟随于志学辗转四方,帮助于志学开班授徒。
富有生气 冰雪画自成一派
于志学的冰雪主要表现东北的冰天雪地,着重刻画积雪的厚重和寒冰的通透。于振芳则根据自己的山水、花鸟工地,别出心裁地对冰雪画进行了重组。技法上仍然沿用冰雪画的留白与泼墨,将被大雪覆盖的山石树木的冷逸描绘得生动真实,尤其对雾凇的处理,意趣无限。
余振芳作品 朝来试看青枝上
最重要的是,除继承于志学的构图外,他大胆尝试使用传统山水、花鸟的构图和笔法。山水则大开大合,花鸟则横枝溢出,冰雪敷挂在表面,几只野兽或小鸟倚靠一旁,虽然是冰天雪地,却生机勃勃。为中国冰雪画创造出出新的绘画程式和语言。
于振芳作品实物图
恩师于志学认为于振芳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冰雪风格,于振芳“在生命和酷寒抗争中展现了高寒地带严冬的诗情画意,北疆严冬最本质的美,构成了一个浩瀚、瑰丽、富饶、神奇、生气勃勃的清新的冰雪世界,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,有较强的生活气息。”
画派二代新贵 恩师将其推上人民日报
因此,在成功向画坛输出高俊峰、吕延冬等第二代弟子后,于志学最近将于振芳作为画派的第二代传承人,重点推荐。于志学不仅将其作为助理带在身边,早晚授课,同去俄罗斯写生,还将其推荐为中国人民大学画院中国书画高研班导师;并多次带其起参加冰雪画派周年纪念展、在国外举办的中俄冰雪国际画展。
2022年2月27日,于志学在人民日报发表专栏文章介绍中国冰雪画派,提及弟子仅有于振芳一人。
人民日报专栏,于志学撰文将于振芳的画作列于自己的画作之下。
走向海外 收藏价值得到市场认可
于振芳的作品已发表于《中国美术报》、美国《时代艺术》、《经典美术报》等媒体,部分作品流传到俄罗斯、日本、加拿大、新加坡、香港、台湾等国家和地区,被中国美术馆、京典美术馆、中国红色协会、俄罗斯文化部部长、合益荣集团董事长等机构和企业家收藏。
于志学携于振芳参加中俄国际冰雪画
作为比肩齐白石、高剑父、傅抱石的著名画派创始人,于志学桃李满天下,单幅作品已经超过千万,且仍在逐年走高。余振芳已是画坛里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、中国冰雪画派的第二代新贵,目前作品在拍卖市场上已经来到了百万级别,具有收藏价值。
相信随着中国冰雪画派的进一步壮大,和恩师的多番经营,其作品价值比肩画派二代传人李可染、关山月等大师也未可知。
于振芳
于振芳
中国冰雪画派会员
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
冰雪山水画院院长
中国冰雪画派第二代传承人
冰雪画派创始人于志学入室弟子、助理
中国人民大学画院中国书画高研班导师
北京市文物局元青花文化交流中心研究员
重要经历
2009年,《中国美术报》报道刊登作品。
2010年,美国《时代艺术》杂志报道刊登作品。
2011年,《经典美术报》报道刊登作品。
2012年,参加中俄国际冰雪画展。
2014年,参加中俄国际冰雪画展,俄罗斯文化部部长收藏作品。
2015年,获第十二届全国美术展览三等奖。
2016年,参加中国阿尔山国际养生冰雪节特邀参展。
2017年,《桦林秋韵》被中国美术馆收藏。
2022年,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专栏。
于振芳作品 白雪却嫌春色晚
于振芳作品 洲浦揽锦
于振芳作品 雪后山家园
于振芳作品 境由心造
(编辑:鹿鹿)